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数》教案 1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动的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 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 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的加减运算。 4、 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沟通。 二、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小数之后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和平均分的经验密不可分。其实,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安排了“分一分(一)”、“分一分(二)”、“比大小”“吃西瓜”四课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比较简单分数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 由于“分数”的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加上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抽象的分数意义的理解无疑是学习的难点,当然也是学习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又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地说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的“数”的系统概念的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进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分数知识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建议: 1、 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建立这个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且具有较大的理解层面上的难度。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使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沟通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想、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沟通的过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分一分”、“折一折”、“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