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1—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1.(1)《训》P2.四.人们是怎样通过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训》P77.第1课的第四题.答:**Expressionisfaulty**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Expressionisfaulty**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的状态和分布情况了。9.4(2)《训》P2.快乐探究请你写出制作地球结构模型的方案,并根据这个方案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用材料:使用工具:制作步骤:2.(1)《训》P5.四.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训》P4.三.判断2.5.答:**Expressionisfaulty**火山虽然经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Expressionisfaulty**在火山灰冷却后,往往会生成肥沃的土壤,这往往是人们选择在火山周围定居的原因。**Expressionisfaulty**许多火山成了著名的风景区。1.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材料各种颜色(黄、橘红、棕色)的橡皮泥。工具小刀制作步骤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状,代表地核。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好了。注意1.注意各个橡皮泥圈层的厚度。2.可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剖面,以便观察。上学期第2.3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2—9.5(2)《训》P5.快乐探究实验:探究火山的成因。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名称2.探究火山的成因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过程1.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3.看到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上学期第3.4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3—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3.(1)《训》P7.四.人们应该如何躲避地震?《训》P77.第3课四.科学与生活答:**Expressionisfaulty**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Expressionisfaulty**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9.11(2)《训》P7.快乐探究实验:写出模拟地震的实验报告。名称:目的:器材:过程:结论:名称3.模拟地震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器材纸箱、木块、记号笔。步骤**Expressionisfaulty**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Expressionisfaulty**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Expressionisfaulty**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Expressionisfaulty**根据楼房倒塌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现象离震中最近的“楼房”形变最大,最先倒塌。结论地震的危害性很大。注意盖“楼房”的材料以小木块或泡沫塑料等低密度物质为好。上学期第3.4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3—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6.(1)《训》P14.四.1随着人类社会进程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越来《训》P78.第6课四.科学与生活1.4.(1)《训》P10.四.什么叫风化?什么叫风化作用?《训》P78.第4课的四.答:**Expressionisfaulty**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Expressionisfaulty**引起岩石这种变化(风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9.12(2)《训》P10.快乐探究你是怎样制作卵石的?请你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