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三岁的际遇-

十三岁的际遇-_第1页
1/6
十三岁的际遇-_第2页
2/6
十三岁的际遇-_第3页
3/6
十三岁的际遇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 2、积累词语,学习做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重点〗 目标 2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理、意、味。 〖教学设想〗 一课时,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解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精读第 4、9、10、11、15、17 段体会作者所表现的对北大的特别的感情。再让学生学习制作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要求学生默记要点) 田晓菲和我差不多大,记得读高中时,常在《语文报》上读她的诗和文章,她的诗作和经历曾经对少年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是我当时的偶像之一。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竞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用,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二、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讨论: 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一、七至十六岁的生活 七岁时的 十岁时的 十三岁时的 十六岁时的 2、朗读第 4 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 4、朗读第 8、9 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5、朗读 10、11 段 A、第 10 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爱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先生身上读到了什么? B、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漂亮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三岁的际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