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教学方法的探讨麻城市第三中学 陈乾坤新教材有如下主要特点: (1)课程核心知识突出、结构更严谨、内容更集中,新增了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2)注重学生方式的改变,把探究作为学习生物学的中心环节;(3)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如结合具体内容,安排了“方法介绍”“提出假说”“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小栏目予以指导,将建构模型的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4)课后练习和章检测题设计得更加科学、实用、灵活。除了内容标准的变化外,“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上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作为中心环节,重体验、重过程、重,引导创新与实践。高中新课标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此,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了“观、思、探、读、讲、练”的课堂结构。一、观察是认识过程的基窗“观”就是观察。它是指有目的地应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环境的知觉过程,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途径。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笔者在生物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明确观察的目的与内容教师按观察计划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和内容。例如,观察花的形态时,让学生注意花的形状、花的组成、花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排列情况,并思考花进行双受精现象对生物的进化的意义。2、注重科学的观察方法教师要按程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不论是观察切片、标本、实物、挂图或模型等都应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例如,观察根的结构程序应该是:先用肉眼观察学生自已培养的小麦根,再由根前端的根毛,找到根尖.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纵切片,按顺序找到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4部分,最后转入观察每个部分细胞结构特征,把结构与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二、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思”就是思维.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人类通过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观察是思维的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及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只有把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上叶的结构课时,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考题。观察叶的表皮装片的思考题是:叶的表皮上有哪几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