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 高考作文专家指导训练第四讲:徜徉在科学文化的海洋里 导写 一、题解 我们所说的“科学文化”,是从人文的视角来考察科学,尤其关注科学在社会、文化和大众传播方面的内容,它是科学和人文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现代文化。 “科学文化”这一概念内涵深广,加之平时在这方面思考不多,很多学生会觉得不大容易把握。因此,写作时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文化”。一位学生就阳台养花的现象著文分析了长期生活在繁华喧嚣大都市的人们的心理,指出这种现象表现了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所造就的“第二自然”的厌倦,对质朴的“第一自然”即大自然的怀念与渴望。这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文化”并非什么可望而不可即的缥缈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再者,抒写对“科学文化”的畅想,不一定像霍金那样写作大部头的《时间简史》,你可以写《关于校园绿化的构想》,甚至可以写《关于我的书房布置的构想》……小区内的生活和娱乐设施,校园里的各种风格的建筑,小者如同学们课间折叠的纸鹤,大者如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造型,无一不是“科学文化”,无一不可以入文。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就是一片波澜壮阔的科学文化的海洋。 徜徉在科学文化的海洋里,你只有付出爱和热情,才会得到皮革马利翁那样的回报;你要不畏风浪,沉潜下去,因为“涉浅者得鱼虾,涉深者得蛟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正因如此,所以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徜徉在科学文化的海洋里,不可一味涵泳其中,还要能跳脱到岸上;不可一味欣赏陶醉,还要能冷眼旁观。理性和批判正是“科学文化”的题中之义,对科学的五体投地和顶礼膜拜其实正是对科学的对立和反叛。只有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分辨出哪里是美丽的云霞,哪里是可怕的赤潮…… 二、写作指导 1.素材积累。 素材积累在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写作对象的“科学文化”内涵,了解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发表有见地的看法。素材积累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深入生活,通过观察、调查、统计、试验等获得第一手材料,另一条是通过阅读查找、借助媒体搜索获得翔实的资料。当然,积累写作素材不是一件纯粹的技术活,特别是以“科学文化”为内容的作文,搜索辨别,有时颇觉复杂、枯燥,它要求作者要有一股子痴迷劲儿。此外还需要有质疑权威、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崇高的理想引导自己,将积累材料看成是正在蓄积创造的力量,才能实现由内而外的革新。 2.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