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时政热点专题第 27 讲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知识梳理一、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中国古代:①战国时期,通过变法封建制度,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一 些统治者实行的开明政策,促进了一定时期内经济文化的繁荣。如贞观之治。2.中国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使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成为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如工矿企业开展的民主改革。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治建设,调动了各方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如拨乱反正,平反冤案。同时,政治思想建设保障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如四项基本原则。③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3.世界史:①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或创造条件。如资产阶级革命。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着政治建设的发展。如工业革命推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主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进行。③重视道德教育,是新加坡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协调发展1.城乡协调发展:①古代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如: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农村市镇兴起、农业种植专业区域形成的关系。②近代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较迅速。而自然经济的解体,又为这些地区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乡镇企业的兴起。⑤西方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农来的关系,及工业革命后近代城市的兴起。2.区域协调发展:涉及西部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问题。①明确西部落后、老工业基地形成与衰退、中部相对落后的历史原因。②世界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相关事实,如美国的西进运动与西部开发。3.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相互促进。古代后期,闭关锁国导致经济发展落后。②近代被迫开放,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目的、原则、格局、成就等。④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崛起,与相关的对外经济战略。⑤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两种趋势,使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三、可持续发展1.中国古代,人口增长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及所造成的环境问题。2.“大跃进”运动对资源的浪费与破坏。3.近代以来,以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情况,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一些资源利用所还来的环境问题。4.当今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5.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