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单元知识解析1917 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921 年,苏俄开始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通过有计划的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度高涨,但由于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最终被垄断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与此同时,亚非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在战后革命运动高潮的形势下,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并加强了联系,1919 年建立了共产国际。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关于将十月革命做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问题。将十月革命的胜利作做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主要是依据人类历史发展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这与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道理是相同的。2.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社会主义革命首先爆发于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俄国具有其必然性,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具体来说有下列四点: ① 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已经在国家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化生产程度提高。 ② 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导致垄断资本的剥削和专制制度的压迫同时并存,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残余势力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矛盾异常尖锐。沙皇以大俄罗斯主义对国内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压迫,激起了民族矛盾。沙俄不断对外殖民扩张,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沙俄的矛盾。俄国的落后造成对外国资本的严重依赖,决定了沙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重重矛盾。各种矛盾的集结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③ 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身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因而组织程度高、战斗性强。经过 1905 年革命的洗礼,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的前列。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 第一世界大战为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