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朗读|南辕北辙课文原文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辕辙把式盘缠的意思。 2.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地去说,去读,去演,以领悟寓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 学情分析 3 重点难点 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 1 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 课前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师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去看看他吧让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 3. 认识理解辕辙。 A.老师板书辕辙,请学生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B.课件出示辕和辙的图片,看课件理解辕和辙的意思。此时完成课题的书写。 4.复习寓和言的意思,提示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 活动 2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学生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上的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并对盘缠和把式进行理解。 活动 3 三、深化研读体会故事道理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读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找学生标出马车行走的方向。 2.再读这段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3.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A.生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 B.师指名回答。 C.出示坐车人与朋友的 3 段对话。学生边读边琢磨:朋友是怎么问话的,坐车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师借机指导朗读。 D.根据同学们的理解填补文本的空白为人物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提示语,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心理。加上提示语再指名读 3 段对话。 E.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请两名同学现场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老师帮助叙述。在两名同学读的过程中,老师对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揭示寓意:课件出示:车上的朋友不明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越远。齐读这句话。此时,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想一想这个坐车人错在哪里?你面对如此愚蠢的坐车人,你想说些什么? 活动 4 四、了解出处与生活实际结合 1.早在 2300 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依靠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2.魏王是个聪慧人,当他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明白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