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政监督工作汇报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古今中外,“权力滥用”催生“官员落马”现象不乏其例。倘若,县级党政“一把手” 失去监督,其代表的地方组织权力“塔顶”出了问题,危害社会程度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因此,加强县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既是有效保护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举措,又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重大课题之一。经过初探,笔者认为可以把其概括为“面临五大危机,存在五个原因,提出五项对策”三句话。一、当前县级党政“一把手”面临五大危机一是权力集中且自由裁量弹性大。党政“一把手”工作涉及面广,且在地方位高权重,特别是“三重一大”权力只限原则性规定,没有量化的界定,存在的腐败风险非常大。极少数党政“一把手”违反集体领导原则,大权独揽,唯我独尊,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置党的组织原则于脑后,扰乱或空转正常程序,搞一言堂、家长制,听不得不同意见,对于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打击报复,坏了规矩,乱了分寸,最终遭到“清算”,自毁“前程”。二是拒腐防变意识淡化。平常放松修身养性,动摇理想信念,背弃党的宗旨,私欲膨胀、方向迷失,极易被不法者“下套”。“落套”之后,由他们牵着鼻子走,深陷腐败泥潭难以拔足。三是监督时空范围扩大。一方面,极少数县级党政“一把手”的八小时内外活动空间太大,并行为诡秘;另一方面,上级无法做到及时监督,同级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下级根本无力进行监督,致使对其监督更加乏力。四是刻意规避法纪约束。对法纪置若罔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极力规避法纪,或钻制度漏洞,或打擦边球,或借幌子搞变通,行权外走“阳光运作”,内行“暗箱指定”,权力公开图于形式,让人“雾里看花”,败坏党风,带坏政风、民风。五是甘当不法者“棋子”。县级党政“一把手”既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又是不法者以糖衣炮弹狙击的重点。面对财物、情色的诱惑,极少数县级党政“一把手”不能正确认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把权力作为交易筹码,与不法者沆瀣一气,挟私分肥。二、县级党政“一把手”难度危机的五点原因一是思想道德滑坡。由于放弃修身养性,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蜕变,丧失“免疫力”。官本位、家长制、个人特权等封建主义垃圾沉渣趁机泛起,享乐、拜金、利己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二是地方权力独揽。当前,凡事提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以期高位推动工作。其实,这种过分强调个人集权做法,不仅严重违反“集体领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