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教育:生命生活生长关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许多教育大师都有比较权威的解释。柏拉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门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冃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本期,我们以《教育的目的》一书为范本,再谈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关于教育的经典著述,成书于年全书每个篇章都是精品,可谓字字珠玑,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生命:“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目的》开宗明义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必须警惕学校办学目标的异化。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远离名利之争。身在其中,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来自师长的善意,感受到学校对生命成长的期待。有位专家曾应邀参加一所学校的教学研讨会,集中研讨一个问题:学校近年在市区的学业水平监控中居于下游水平,导致学生学业成绩滑坡的原因是什么?会上,很多教师认为学校社团活动太活跃,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业成绩。听到这种批评,专家很纳闷社团活动怎么会影响到学业呢?2/6—位青年教师的发言为专家解开了疑惑。这位老师对社团持肯定态度,但她提出:学校总要求社团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要获奖,导致社团指导老师给学生加压,甚至挪用正常教学时间组织训练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原来如此在这里,“获奖"成了社团的目的,“人"被功利遮蔽,被异化成了学校追名逐利的工具。目标异化,教育的失败不是必然的吗!正如怀特海所言:“我实在信奉这样一条教育原理:在教学中,—旦你忘记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日本小提琴家铃木镇一上小学时,升学竞争很激烈,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小孩的学习成绩。但铃木的父亲对他的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分就可以了。父亲说:“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吗?”怀特海说:“人的天性各不相同,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