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4分)1.台阁体2.乐府诗3.竹林七贤4.《录鬼薄》5.话本6.谴责小说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1.何谓“建安风骨”?2.何谓“诗六艺”?3.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主张。4.词和散曲在体制上有何异同?5.默写李商隐《无题·相间时难别亦难》6.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情节。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题20分)1.从《离骚》看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2.试述苏轼、辛弃疾词艺术风格的异同。3.结合作品,谈明清小说人物塑造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演进轨迹。1999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4分)1.古诗十九首2.叶儿3.索隐派4.《全唐文》5.楚辞6.南社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1.何谓“诗无达诂”?2.何谓“沉郁顿挫”?3.简述柳永对词体发展的贡献。4.简述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5.默写陆游词《卜算子·驿外断桥边》。6.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1.论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2.如何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3.谈《西厢记》中张生形象的演变及对主题改造的意义。2000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4分)1.一人永占2.诚斋体3.阳羡派4.《元曲选》5.风骚6.志人小说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1.司马迁有那些经历与《史记》的写作有关?2.二晏的词风有何异同?3.白居易的诗歌应当怎样分类?4.简述元代杂剧的文体特征。5.默写杜甫诗《登高》。6.简述《红楼梦》的版本系统。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1.试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异同。2.试论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3.从成书方式的演变谈谈,明清小说自身的进步。2001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南施北宋2.子弟书3.四家诗4.《中原音韵》5.西昆体6.常州词派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1.简述汉赋发展概况。2.王维、孟浩然的诗风有何异同?3.韩愈各类文章有何特点?4.简述骈文与散文的文体特征。5.默写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6.简述张生形象的演变过程。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1.如何评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2.试论李煜个人身世经历与其对词体发展贡献的关系。3.试比较《水浒传》与《西游记》的特征区别及其与主题表达的关系。2002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1.永明体2.阳湖派3.《游仙窟》4.《山中白云词》5.《青楼集》二、简答(共40分,每题10分)1.下面是南宋两位学者朱熹和李仲蒙对“赋比兴”的解释。试比较两种说法的异同,并予简要评价。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卷一)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拖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南宋胡寅《斐然集》卷十八《致李叔易》引李仲蒙语)2.举例说明杜甫诗歌语言凝练的特色。3.简述欧阳修的散文成就。4.试析公安派创作主张与中晚期社会思想的关联。三、标点下文(10分)陆德明苏州吴人也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中太子征四方各儒讲于承光殿德明年始弱冠住参焉园子祭酒徐克开讲恃责纵辩众莫敢当德明独与抗对合朝赏叹解褐始兴王国左常待迁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炀帝嗣位以为秘书学士大业中广召经明之士四方至者甚众遣德明与鲁达孔褒俱会门下省共相交难无出其右者四、论述题(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玄言诗的兴盛与东晋士风的关系。2.简述清代“人情小说”的发展脉络。3.试析元杂剧的兴衰。2003中国文学史一、写出下列诸书的作者或编者之朝代姓名:(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1.赋篇2.遂初赋3.王右丞集4.元和姓纂5.樊川文集扬州画舫录7.珂雪斋集8.诚斋乐府9.淮海集10.录鬼簿11.醉翁谈录12.列朝诗集小传13.昌言14.登大雷岸与妹书15.洛阳伽蓝记二、词语解释题:(每题5分,本大题共40分)1.“孔子删诗”说2.沈诗任笔3.《玉台新咏》4.西昆体5.桐城派6.《河岳英灵集》7.狭邪小说8.竟陵派三、简答题:(每题10分,本大题共40分)1.简述阮籍诗歌的特色。2.简要陈述元、白新乐府的创作主张和思想意义。3.举例分析秦观词的艺术特征4.谈谈《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