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土地范围工作总结

土地范围工作总结_第1页
1/16
土地范围工作总结_第2页
2/16
土地范围工作总结_第3页
3/16
土地范围工作总结土地范围工作总结 第一章 1、土地概念:土地管理学所讨论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2、土地资源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3、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也即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 4、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其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 5、土地的功能:负载的功能;养育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6、 土地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非农业生产中(一般的生产资料):地基;场地;活动空间 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生产资料):场所;活动空间;直接参加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7、土地特性 1)、自然特性:a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尊重自然)b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珍惜土地)c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合理规划)d 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因地制宜)e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合理利用开发) 2)、经济特性:a 土地经济供给的有限性 b 土地用途的多样性c 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d 土地的增值性 e 土地酬劳递减的可能性 8、 四大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经济进展问题 9、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含义:即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要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的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进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 10、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体包括:1)、应以人口对食物的持续供需平衡为目标。2)、应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 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 4)、应考虑环境的适宜性 5)、应追求耕地质量上平衡 1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1)要实现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供求平衡,使各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2) 建立土地数量、质量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 3) 实行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 1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类型多种多样;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农地分布不均匀森林覆盖率低;土地质量较差;水土资源不平衡 13、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土地范围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