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中央银行各级分支行的金融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建立了方便、安全、高效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央行业务处理、信息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理念深化人心,电子化应用已渗透到人行业务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中央银行业务处理效率。然而业务信息化受基层央行自身科技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在其进展过程中也显现出很多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金融电子化的进展。 一、基层央行业务系统基本情况。 目前县级人民银行运行的重要业务系统包括: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货币发行信息管理系统、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8 个。一般业务系统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劳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财务会计报表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这些业务系统几乎涵盖县级支行 90%以上的业务工作量。 二、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央行的电子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软件”问题包括:职工学识水平,支行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的培育和激励等。“硬件”问题包括:设备配置和调配问题,维修问题等。 1、职工学识水平。 基层人行人员老化,很多时候都是对科技工作学习不够,基层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造成支行员工对计算机使用和安全知识了解甚少。 2、支行科技管理制度问题。 长期以来,人民银行对信息技术普遍存在着重应用轻管理的现象,对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认识不足,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基层央行由于电子设备不断增多,大部分科室已将电子设备长期摆放办公桌操作,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不利于管理。 3、科技人才问题。 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匮乏,难以适应金融业务进展的需要。县级人行平均 1 人,占其人员总数的 3%左右,远远低于人总行规定的 6%的标准。科技人员都是身兼多职,业务量大,一个人对应中支 3 个科室甚至更多,科技工作与业务工作不能兼顾。科技人员素养的高低是提高基层科技水平的瓶劲问题,科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业务素养差。平均年龄在 35 岁左右,30 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寥寥无几,知识结构单一,新知识和新技术掌握不多,科技人员疲于应付各种日常业务工作,无暇顾及较深层次的电子化应用学习。只能适应基层的推广和维护,业务素养跟不上金融电子化的进展。科技人才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