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的实践能力管探 1 实验准备阶段 在传统实践教学中,实验所用物品是由老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的,为实验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自助教学系统,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通过对本次实验课的思考,请实验老师事先备齐所有用物,由学生独立的根据操作要求逐一准备用物。在实验物品的准备过程当中,学生既能够对实验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同时,也可以从加深对实验课的认识和了解,深刻地领悟到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 2 实验操作阶段 2.1 教授学生操作的方法 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实验操作训练,才更有助于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避开使学生一味地模仿老师,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要教导学生对实验课进行预习,并在实验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然后老师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演示过程中强调实验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利用为学生设置疑问的方式讲授实验原理及需要注意的实验环节。当老师为学生演示完毕后,可以反复为学生播放实验操作视频或录像。在学生对实验操作两三次后,老师可以选择一名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上台为其他学生做示范,有助于其他学生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进行第二次实验操作时,老师可以选出几位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仔细观察其他学生的操作过程,在并在实验结束时指出其他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能够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更加深化的认识。 2.2 组织模拟病房教学活动 老师对学生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教学与医院的临床操作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老师要精心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临床病例,然后与内外科护理、儿科护理以及妇科护理的教学老师进行充分地沟通,并且还需要与医院中护理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护士进行沟通,较多地认识和了解临床上出现的各种症状及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为学生设计模拟病房教学活动。通过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场景,学生可以在较为真实的病房中进行护理训练,还能够进行多次地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时地调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