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夜泊宁陵原文翻译及赏析 [20XX]XX 号(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止)(本模板为 Word 格式,可根据您的需要调整内容及格式,欢迎下载。) 夜泊宁陵原文翻译及赏析 夜泊宁陵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夜泊宁陵 朝代:宋代 作者:韩驹 原文: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词句注释 1 宁陵:今河南宁陵县。 2 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 3 扁舟:小船。 4 旦辞:清晨辞别。 5 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6 窣窣(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7 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8 垂露:露珠下滴。 9 毵毵(sānsān):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10 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 11 不悟:不知道。 白话译文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作品鉴赏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陵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 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假如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 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 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 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 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赞扬。 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