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训服装调研报告 军训,是大学生走入高校的第一课。穿上军训的服装,接受难忘的军事化训练。那么军训结束之后,军训服该如何处置呢?是继续穿,是束之高阁,还是丢掉?军训服浪费情况确实比较普遍。大学新生军训结束一个多月后,记者在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高校调查发现,军训季结束之后,军训服也就随之退出了舞台。在厉行勤俭节约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军训服每年浪费达数亿元。那么,为何军训服沦为一次性用品?如何实现军训服的有效再利用?如今大学生军训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那件充满记忆的军训服,学生们是如何处置的呢?记者在全国多地,随机调查了几十名大一新生。很多人说,军训结束军训服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对于军训服退出舞台的原因,邢台学院的学生们表示,他们发的军训服一套 65 块钱,质量很一般,没人同意再穿出来:学生:不穿,太难看了,而且也不有用,做的也不好。学生:占地、也没什么用处。河南省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学生则把军训服当成了遮雨用品或者劳动服。学生:过后不会穿,假如下雨了,忘带衣服会穿那个,别的衣服脏了,先穿那个。学生:有一些家里是农村的,种地嘛,有时候会拿到家里下地的时候穿。学生:觉得花 100 多块钱穿这几天,挺可惜的。学生:迷彩服只是穿几天,然后往那一扔,反正也不穿了,浪费。据了解,今年全国有近 700 万大学新生入学,假如按每套军训服 100 元计算,一年军训服装费就要花掉数亿元,假如有一半以上的丢弃率这个数目也十分惊人。花钱买的军训服装成了一次性用品,学生不喜爱,废品收购人员也表示不愿接收:废品收购人员:1 毛钱一斤,你这个军训服收衣服的人家还不同意要。说到底,军训服不受待见就是因为不仅设计不美观、穿着不舒适而且普遍质量堪忧。前不久,湖北宜昌一所高校百余名学生军训时,一些学生裤子裆部突然开裂,引起不少学生不满。军训服装已经成为了典型的一次性服装。那么军训服装该如何有效利用?怎样避开军训服装成为一次性用品?有学者建议,学校可以建立循环使用制度和回收机制,把军训服装洗洁净消毒后,发给下一届学生使用。一方面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避开浪费。在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军训服就实现了部分循环使用,学生军训完或毕业后可以把军训服清洗后捐给学校的无偿超市,免费供下个学年的大一新生使用。河北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团委书记陈乐音表示:陈乐音:有好多同学家里特困难的,到无偿超市里面去选,假如适合自己的,他可以写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