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对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 320 人,平均年龄 20、8 岁,平均年级为 2、1 年级。 2、方法:一是采纳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纳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 145 份,有效问卷 138 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 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 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猎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同意接受访问的 65 人。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讨论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纳 exel2024 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 350 元 500 元和 500 元 800 元这一幅度,少于 350 元或多于1200 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 350 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