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知识名字的来源1887年正式认识布鲁氏菌,国外曾经叫马尔他热,也叫地中海热,当时病死率高达30%,热很凶险又叫弛张热,喝山羊奶易得此病,故也叫山羊热,后来又叫波状热。布鲁氏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完整细胞核,没有核膜,没有有丝分裂,但有核糖体。定义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也叫趴床病(粘巴病、懒汉病、羊病、夫妻病,与结核病类似,都是细胞内寄生,称姊妹病。布鲁氏菌病的组织结构WHO/FAO(1950年成立),在12个国家下设研究合作培训中心。英、美、法、意、日、墨、阿、原苏联、中国等建立实验室负责诊断试剂的标化,到1984年在中国流研所成立了钩端螺旋体培训研究合作中心,中国流研所1956年成立,内蒙古布病防治大队于1953年成立。中国1960年成立中共中央北方领导小组。(乌兰夫任第一任组长)中国布病的防治阶段1950年—1964年摸清疫情、培训人员、建立机构,64年在包头市召开由部长参加的会议。1965年—1977年在甘肃省召开以免疫(畜间)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会议。1978年—1989年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召开以畜间检疫免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会议。2010年在北京召开综合性防治措施的会议。布病造成的损失德国每年7千万-1亿美元法国每年8千万元-1亿美元拉丁美洲和美州每年大于7亿美元前苏联每年1000万美元全世界150-200万亿美元中国:四川7千万美元,吉林30万-50万美元,新疆1-2千万美元,广西100万美元。布病疫情再度回升的原因1.和平环境破坏,战争造成。2.动物漏检现象严重。3.自然疫源性(主要是欧洲、美洲的S2在欧洲野兔和猪经常接触,猪又传给人)。4.乳肉监督工作不合适。5.旅游(抗体水平低,机体敏感)6.海关检疫的疏忽。7.其它综合措施不当。疫情概况一、世界疫情1973年有75个国家向WHO报告有疫情,1982年94个,1990年160~170个;(一)、疫情分布地区人间发病率(1/10万)国家(个)美洲0.02~5.2816欧洲0.04~21.4629亚洲0.003~11.9331大洋洲0.97~2.519非洲0.59~10.036全世界共有19个国家人间布病发病率超过1/10万:希腊、意大利、美国、原苏联、阿根廷、阿尔巴尼亚、老挝、黎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等。(二)、菌种分布1、羊种菌:50个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亚洲。2、牛种菌:100余个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欧洲。3、猪种菌:33个国家,美洲,东欧,西欧,非洲北部。4、绵羊附睾种菌: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土耳其,阿富汗,原苏联,中国等。5、犬种菌:美国,日本,德国,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中国等。6、沙林鼠种菌:美国西部,阿根廷,秘鲁,智利。(三)、世界公布布病发病国家在联合国排名的200多国家,有布病的170个,30多个国家没有报告,16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没有或控制了布病,有冰岛和维尔京群岛一直未发现人畜布病,另14个是:瑞典,挪威,海峡群岛,芬兰,丹麦,瑞士,捷克,英国,荷兰,日本,奥地利,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目前美国人间发病率仍在1/10万以上。二、中国疫情1905年Boone在重庆首次报告2例。1916年在福建报告1例。1925年在河南报告4例,分出羊种菌。1932~1949年谢少文收集29例。1936年日本人在白城调查羊感染率33%。1952~1981年,全国共发现疫区县1109个,共有暴发点245个(其中70年代以前202个,占82.4%;70年代以后43个,占17.6%)。畜间布病平均感染率4.97%,人间平均感染率为8.16%(1.42~16.4%),累计发病134252人,历年发病率在0.02~1.77/10万之间。1982~1991年,畜间平均感染率为0.49%,人间平均感染率为0.73%,平均患病率为2.51%,累计新发病人数达3369人,平均发病率为3.10/10万。1992~1995年末,布病疫区县达1369个,实有病人71979人,1995年新发病人1045人,山西411人,辽宁178人,新疆44人,河北136人,内蒙57人,青海53人,吉林42人,山东40人;暴发点:辽宁7个,山西3个,河北2个,内蒙、四川各1个。1996年辽宁1个村85例新病人。(一)、畜间疫情牛、羊、猪的存栏数全世界羊18-20亿牛13亿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