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课题研究报告上海市恒丰中学 蔡咏 2006 年 9 月摘要:在听力训练中发现只通过频繁的机械练习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现代外语教学已把研究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即从研究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学。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确地感受到,学习者本身的能力发展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如何激励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应是英语听力训练研究的方向。在本课题研究中,针对听力分析中得出的学生常见问题,运用认知主义心理学中的三个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来进行听力学习的研究,训练学生对所听到信息进行正确接收、储存、提取、加工。同时通过完善过程监控和评价机制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关键词: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问题的提出:英语教学一般都会涉及到“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训练,而其中“听”与“说”更是生活中与人交际的重要途径。因此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毕业生听力技能作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能听懂用英语对教学内容的介绍、讲解和分析;能听懂略浅于课文难度的对话和短文,了解大意,抓住要点,理解说话人(含英语国家人士)的目的和态度,理解正确率不低于70%;能听懂浅近的广播影视节目的大意;能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义(初中阶段的英语视听量应不少于 90 小时)。但从目前的学习现状来看,许多学生的听力水平离这几条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在了解短文大意,通过语境推测生词等方面,差距更为显著。通过大量的听力测试质量分析,我们发现听力材料的语速、篇幅、内容、生词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听力测试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忙于应付对单个词意的解释,来不及对语段做整体理解,当然更谈不上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义。此外,知识面的狭窄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效发展。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设计大量听力练习,以便让学生们在熟练的基础上能对所听到的词句进行迅速解码,并做出准确及时的反应。但是听力训练的结果往往也不令人满意,甚至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开始选择放弃,认为可能是自己缺乏天赋而灰心,进而影响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若再延续老一套教学思路必将进一步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课题组寻找一种新型的学习策略来改变这止步不前局面,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