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四年级语文学习习惯 古希腊有句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假如说高中是重在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初中是让一个学生知道怎样学习以及对学习有自己的独到方法;那么小学则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一、为什么说小学四年级是关键期? 1、四年级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9~11 岁孩子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2、四年级是培育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进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小学四年级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提高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快速进展;3、四年级是培育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也是学业成绩开始分化的时期;4、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育的最后关键期: 5、四年级是培育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的重要期: 6、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八大习惯习惯的培育 一)、培育认真看书、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按阅读顺序训练学生读书先看题目,然后粗读,了解课文梗概,再细读逐字逐句地理解全文内容;最后根据课后习题要求,精读深思,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层次和中心思想,写好学习提纲和读书笔记。并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读物的阅读方面去。 四年级学生在读课文时,学生在读书时要做到手脑并用,不仅要划出生字新词,利用拼音读准字音,利用组词或看插图理解词义,还要运用读、划、注的方法阅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词语、中心句、段落、疑难问题等。在边读边想的.同时,细细品味文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和处理材料,以及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要说明的人、物、事、景的。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用三言两语写在书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二)、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不仅是学习的准备,也是培育学生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四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处于提高阶段,更要抓好课外预习,让学生借助拼音和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等。按“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从粗读、细读、精读中理解课文,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习思想,解答疑难问题,进行效果检查。每次预习都要确定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