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工作体会总结**年 7 月,我到**实验学校任职,工作中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进展和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宗旨,探究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本化、科学化的管理方略,在 “为师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努力实现管理工作从文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可喜转变。努力实践着我们的口号——成功,我们不懈的追求!下面,我就工作中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些思考和体验总结如下。一、多措并举,激发老师“成功”的斗志被称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美国人戴尔·卡耐基认为:最高水平的管理就是让被管理者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信任、理解、关怀、鼓舞、肯定和赏识。在启明实验学校的工作实践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记得初到园区的第一个老师会,由于老师的组成十分复杂,支教老师占教职工总数的 60%,由于学校地处化工园区,远离城区,交通不发达,老师的归属感不强,老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精神状态低迷,缺少活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大部分优等生源都流失,全体教职工大有消极怠工,破罐破摔的心理。在为数不多的年轻老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思想不稳,暗中联系单位,随时准备跳槽。面对这种局面,我没有急于制订这样那样的制度去强行统一老师的思想、行为,而是主动的和广阔老师接触,深化调查讨论,了解问题症结,寻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契合点,深化思考如何让“管理”与“被管理”产生和谐的共振,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逐渐把老师们的思想状态、工作状态调整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在老师管理上,我的主要做法是:(一)发扬民主,还老师主人翁的应有地位老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无论何时何地老师主人翁地位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调查表明,老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部分老师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利,上下班时间上无法准时准点,给管理带来困难,学校又刚性执行作息时间,导致老师意见很大。假如我们对老师实际情况深化的了解,想办法解决问题,实行多种形式把老师上、下班交通不便问题给解决,许多矛盾是可以避开的。因此,我越来越感到民主管理学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工作中,我们在民主管理学校上重点三件事:一是建立健全工会、教代会等群众组织,让群众享有决策权。学校重大事项先交由班子会集体讨论,再交教代会表决通过。对于评优、评先、晋级等事关老师切身利益的大事,无条件实行阳光下操作,一律实行民主票决;二是坚定不移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