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和落实,教师对于新课标的认知与理解也愈加深刻。对于初中生物学科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的发展情况,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才能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引言生物学科是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与探究为主的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很贴近实际生活的学科。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核心概念认知(一)、新课标2022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特点和变化:1、完善明确培养目标,强调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达成。2、基本核心素养要求优化、精选生物学课程内容,注重小初高学习的衔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生物学科的本质。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方式深度变革,同时要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4个方面: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1.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自然观、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2.科学思维: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思维的阐述是:“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3.科学探究:主要指探究能力提升,是在发现生物问题后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提问、实验、交流讨论结果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精神品格。4.社会责任:课程标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二、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加速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教师的生物教学更有针对性。将生物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是单单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是如何学到知识的,有哪方面的提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将核心素养贯穿整个学习的始终,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学习质量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要全面的关注学生的品格培养,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知识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品质的提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训练初中学生的自控力和社会公德心以及社会责任感,这对于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一)、教师应该适时转变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倡学生要以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去进行学科学习。要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自身角色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将课堂的主体真正交给学生,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进而将教育的艺术发挥极致。(二)、新课标背景下强化实验技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生物学的课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1.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实验设计,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流程、试验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在实验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流程,注意安全。2.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确定实验结果和结论。通过比较和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同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