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定桩位——开挖土坑、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开钻——边钻边泥浆护壁、以防坍孔——钻到设计深度后第一次清孔——安放钢筋笼——安放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放隔水塞、水下灌注砼、成桩。正循环成孔及二次清孔的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录2、施工技术要求①、校验、复测桩位开孔前认真对照桩位施工图,以定位控制点为依据,用经纬仪认真复测,以保证桩位定位准确无误。开孔前以桩位为中心,引出桩位十字中心线,并按桩孔及护筒直径放出灰线。要求:桩位准确,合理布置测量控制点、方格控制网,同时在进场前对经纬仪、水准仪、卷尺等测量仪器进行校验,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灵敏度和误差。②、埋设护筒护筒一般采用钢板卷制,接缝电焊焊牢,护筒顶部开溢流孔,护筒直径应大于设计桩径100mm,高度以能安放钻头控制,一般为1.5m左右。护筒埋设时上口高出自然地面0.3~0.4m,护筒溢流孔应与小泥浆池相通。③、校验护筒护筒埋设好后,再次用经纬仪进行校验,然后用红漆将桩位中心十字线标记在护筒上。校验好的护筒周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要求:(1)开孔时要严格按灰线垂直开挖;(2)埋设护筒后依靠精密测量仪器校验护筒,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小于20mm,并将桩位中心十字线标记在护筒上;(3)如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较大,应重新埋设护筒。④、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应用水平尺、经纬仪调整钻机水平度及钻杆垂直度,使钻头对准桩位十字中心线中心,对中后应及时将机架垫稳塞平,并将开钻报告报请业主代表、监理验收签字。要求:钻头中心对准桩位十字中心,且偏差小于20mm,并调整桩机平整度和钻杆垂直度。⑤、钻进成孔(1)、本工程采用正循环钻进成孔的施工工艺。开钻前,磨盘安装应准确、水平、稳固,磨盘中心与护筒中心误差不大于20mm,钻进中要检查钻机水平情况,发现倾斜及时调整至水平位置,同时反复提钻、下钻进行扫孔。(2)、开孔钻进一定要配置好泥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1~1.15,用泥浆比重计测量。粘度控制在10~25秒,漏斗法测量。泥浆循环系统应由泥浆池、沉淀池、废浆池组成,并配有排浆、排水、清洗等设施,泥浆池的容量为使用钻机单孔成孔体积之和的1.2-1.5倍。(3)、开孔钻进时,应轻压慢钻,防止钻头扰动护筒,待钻头超过护筒底口时,方可正常钻进。钻进中要有专人扶把操作,发现孔内、机械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和技术员及监理联系,加钻杆时,要检查钻具,发现钻具老化、接头磨损严重的钻具要及时修复或更换。(4)、在松软地层钻进时,由于进尺较快,每次加杆前,要冲孔10分钟左右,并根据地层特性进行适当扫孔,以保持孔壁不缩径。钻进中应经常检查孔径,发现缩径、塌孔及泥浆漏失时,应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并使钻具空钻造浆固壁,然后以慢速钻进。泥浆循环中多余或废弃的泥浆应及时排出处理。(5)、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地层较好,易采用自然造浆。为保证孔壁稳定,便于钻渣的排除,钻进成孔的泥浆粘度进口宜在18-22s,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排出口的泥浆粘度为20-26s,泥浆比重控制在1.20-1.35之间。对于特殊的地层,泥浆性能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6)、钻进过程中,应及时、真实地做好各种施工记录,钻进至设计孔深时,同时采用泵冲循环和回转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清孔,清孔完毕后,由技术员会同监理方对孔深进行检查,使其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7)、要求:a、钻进时,钻机塔架头部滑轮组、回转器与钻头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保证钻头在吊紧的状态下钻进,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钻杆垂直,垂直度偏差小于千分之二,并不大于50mm。b、钻进参数要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c、孔深偏差小于50mm。⑥、钢筋笼制作与安放(1)、根据设计图纸,先绘出钢筋笼分解图,再按图分段制作钢筋笼。分段长度应视成笼的整体长度、来料钢筋长度及钻塔的有效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2)、钢筋笼制作时,应将主筋校直,清除钢筋表面的污垢、锈蚀等,钢筋下料时应准确控制下料长度,合理利用钢筋,最大限度减少废料。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具制作,其制作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