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6 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 1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对该命题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对命题理解能力是我们今后讨论数学必备的能力,也是讨论其它学科能力的基础. 难点: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理解和掌握一个命题,一定要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所以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例如,“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一些没有写成“假如……那么……”形式的命题,学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题设,哪是结论,又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所以分清题设和结论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建议 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或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来理解命题的概念、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能推断一些简单命题的真假. 2、命题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高中阶段我们还要学习,但对于程度好的 A 层学生还要理解: (1)假命题可分为两类情况: ① 题 设 只 有 一 种 情 形 , 并 且 结 论 是 错 误 的 , 例 如 ,“1+3=7”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②题设有多种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形的结论是错误的.例如,“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题设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都等于 90°,这时两直线平行;第二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不都等于 90°,这时两直线不平行.整体说来,这是错误的命题. (2)是否是命题: 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涵义: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②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推断.即命题是推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语法上,这样的句子叫做陈述句,它由“题设+结论”构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陈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过直线 AB 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疑问句“∠A是否等于∠B?”感叹句“竟然得到 5>9 的结果!”以上三个句子都不是命题. (3)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假如”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折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