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3 篇小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3 篇 光阴如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编写的小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3 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 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品德科紧紧围绕着学校 “悦纳至正” 的办学理念,通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这一门德育的主渠道,培育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真正做到“正心、正德、正智”。 二、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加强学科理论学习,提高品德课程意识 加强课程标准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为进一步更新老师的教育思想,强化新的课程标准意识,法律规范品德学科教学常规,促进老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结合课改形势,及时回顾,重新加强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并沟通心得体会,进一步强化课改意识,把新课程理念的讨论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每位老师扎实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二)强化学科管理,落实《品德》课程的教学。 为法律规范《品德》学科教学常规,树立课程意识,保证《品德》课程常态实施,不能让其他学科挤占《品德》课,保证有序、有效地开展品德课教学,我校实行了一系列的检查课程落实情况的对策。 1、在学期末会抽查每个班学生的《品德》书,通过检查学生做笔记和老师的批改情况,来检查任课老师有否严格地落实课程上课。 2、以学校的市招标课题《小学课堂观察与评价》为契机,成立了《品德》科教学科研小组,不定期地对当天有《品德》课的班级,实行推门课的形式,以检查《品德》课程的落实情况。 (三)扎实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课堂,立足课堂,深化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活动,探究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品德课中渗透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促进老师学科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1、积极钻研教材,深化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活动。教材是我们上好课、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最基本的、最有用的、最能体现价值的资源。因此我们打算在这学期进行制度化学研,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课题讨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结合学校的招标课题《小学课堂观察与评价的讨论》的第二阶段的实施,开展品德学科的推门课,进行品德课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