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劳动实践总结 在全校师生的参加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一年的情况作个小结。一、劳动实践基地建立的缘起。今日的小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之风日益盛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在我们农村也屡见不鲜。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警惕。虽然随着时代的进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式农民的翻版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xx 是著名的“银杏之乡”,银杏是 xx 的名片,是学生最熟悉的树种。为了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育,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让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得以发扬光大。我校建立了以“银杏园”为劳动实践基地,以“银杏的栽培”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二、指导思想。“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学生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欢乐。”是我校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学生的素养不仅是基础文化素养,而且还应包括各种体力、能力和知识面,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全面地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会形成客观看世界主观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沟联,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与过程是血脉筋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灵魂思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仔细学习书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课外的社会资源的大量补充,才能有机地结合社会理解课文,理解社会,形成能力,造就人才。三、组织管理及实施。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进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计划,并选派沈军、常勇、刘国兵三位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加,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劳动中欢乐,在欢乐中成长。。四、收获和成果。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我们通过劳动在物质有了收获。今年我们培育出了近百棵银杏树幼苗,收获了近千斤银杏。物质上的收获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