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新 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要鼓舞学生独立思考,有根据的怀疑,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和进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可采纳讨论法、发现法和自学讨论法等。今日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新模板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8~79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打比方”经历自选单位估量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从而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 2. 通过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建立的同时,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 3. 通过自主学习经历的呈现,进一步激发自我探究的原动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面积单位的意义及合理运用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 学具(板贴、正方形模型、面积量具、课本、练习册、纸杯)及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1. 出示校园照片 (1)提问:瞧!这是哪里? (2)小结:校园的面积大约有 4 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2. 出示公园照片 师:这是建湖漂亮的双湖公园,大家去过吗?它的面积大约有160 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3.对比提问:校园、公园的面积具体有多大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都是用什么来打比方了解它们的面积的? 4. 老师总结:我们是把校园比方成 4 个标准足球场,是把公园比方成 160 个标准足球场。今日,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习新的知识,好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提问沟通:让我们看一看眼前的课桌面,它的面积有多大呢?假如让你回去告诉你的妈妈课桌面的大小,你准备用什么来打比方?(组织讨论并沟通) (2)操作要求:①前后 4 人为一小组,合作摆一摆。②摆好后,先数一数共摆了多少个,再在小组中说一说桌面上摆了多少个物品。 (3)学生活动。 (4)展示沟通。 (5)质疑讨论。 (6)引入课题: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2. 认识平方厘米。 (1)认。 ① 猜一猜、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② 汇报结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 厘米。) ③ 小结板书:学生回答随即板书“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④ 用符号表示:平方厘米还可以为“cm2”表示,也读作“平方厘米”。会写吗? (2)记。现在就让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