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1 活动目标: 发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相同排列规律,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与方式表现同一种模式,增强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排列材料(笔、剪刀、彩纸、雪花片、固体胶、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看 1、(播 PPT)幼儿看照片发现排列规律 师:这几天,晓晓老师拿着相机在幼儿园里走了一圈,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片一:窗户的栏杆 图片二:盥洗室的瓷砖 图片三:幼儿园的围墙 提问:幼儿园的围墙有没有规律? 小结:根据围栏柱子围栏柱子的规律排列 2、发现同一规律 提问:这三个地方有什么相同的规律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 2 个 1 组 1 个 1 个间隔排列的。 3、提问:干嘛都要两个一组呢,随便排排可以吗? 小结:原来生活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会整齐、美观,让人觉得舒适 二、幼儿排排 (一)幼儿寻找材料开展排序 师:从教室里找来你们常常看到的材料,能不能两个一组,间隔排列呢? 1、老师提出规则: (1)可以 1 个人或者找个朋友结伴找材料排一排 (2)选择的材料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工具或用品 (3)无论选择什么材料,必须按 2 个 1 组 1 个 1 个间隔排列的规律 2、检验幼儿的操作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怎么排的? 3、单个材料操作 提问:假如我今日只有绿色的剪刀,能不能 2 个 1 组间隔排列? (二)利用身体开展排序 1、全体幼儿进行排列 2、两个人一组排列,可以怎么排?假如两个不走过去,就站在这里,可以怎么排? 3、假如只能一个人可以怎么排? 幼儿尝试操作 要求:请你用嘴巴说,天上,地上,公路上两个一组间隔排列。 不能说,用五官来表示两个一组。 活动延伸: 寻找故事书中一一间隔的模式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材料、身体、声音、五官都可以,故事会不会有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事情? 1、老师讲述故事:排列书 2、提问:你觉得故事里有没有 2 个 1 组 1 个 1 个间隔排列的事情?小学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两种物体的多与少。 2、幼儿能有秩序的进区域活动。 3、培育幼儿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数学区:表情宝宝回家、小鸡蛋配对、动物找家、小鱼吹泡泡、比较动物多与少、雪人哪里不一样。 美工区:雪娃娃添加表情、娃娃做新衣等 语言区:布艺玩偶、表情故事、自制表情书等 建构区:根据表情搭建、创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