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13 篇)小学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带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课。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大部分孩子聪慧可爱,活泼好动。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 1. 熟练的数出 2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并能认、读、写 010 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设别。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 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 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纳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实行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究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沟通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进展能力的目的。 2. 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