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理探究--应用的协作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吸纳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思想,通过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从中找出原理和规律,然后再用该原理和规律去解释新的现象和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想”。原理探究--应用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步骤:(一)情境创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网络呈现各种不同的现象(注意:这些现象必须紧扣需要说明的原理或规律),首先与学生一起对现象进行观察,逐渐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引导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学生按照不同的分组策略形成多个协作学习小组,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设置多个不同的问题放在电子聊天室,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要有一定的梯度,尽量体现出知识结构和层次,提高学生思考的兴趣,便于学生开拓思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教师指导每个协作学习小组仔细观察现象,让学生按照教师事先设置的问题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即让学生沿着教师搭好的“脚手架”逐渐向上攀升。各个协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在电子聊天室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努力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释和分析这些现象,使他们在挑战难度的同时,激发探究问题的乐趣,找到真知。教师要参与协作学习小组的交流,跟踪他们的交流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新想法,恰当地运用鼓励、表扬和肯定的激励手段,使学生体会到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体会到攻破难题的满足感。(三)分组汇报,得出原理各个协作学习小组派代表将该小组讨论分析的结论(即得出的原理或规律)向全体学生汇报,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相互补充,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各个协作学习小组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各个小组的汇报情况,然后画龙点睛式的将原理或规律的正确说法表述出来,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印象鲜明、清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准确、系统。(四)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为了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呈现一个新的问题,要求各个协作学习小组以猜想的形式,讨论如何运用该原理或规律来解决问题,并设计可能的方案。学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相关的学习网站收集资料,利用相关的软件对该方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然后让学生利用文字处理工具、信息集成工具或者网页开发制作工具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参与到协作学习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对于他们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