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企业局 09 年度工作总结及 2024 年度工作要点 一、20XX 年 2、抓好信用评价推动。开展了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评选活动,90 家中小企业参评。目前,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 151 家,市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 84 家。打造六个平台,夯实服务基础2、打造资金扶持平台。组织参加了全市金融政策通报暨银企项目对接会和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座谈会,35 家企业与银行签约,签约金额 50.3 亿元。申报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推举项目 54 项,投资额 31 亿元,申请贷款 16 亿元。开展了项目贷款贴息工作,项目申报和考核正在进行中。3、打造联系领导平台。继续推行了市级领导联系百家民营企业制度,实行了局领导重点联系民营企业、重点联系县区和重点联系市直部门三项制度。4、打造维权服务平台。继续开展了“金色阳光行动”,9 个法律顾问室和 7 家法律服务单位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80 多件,代理诉讼案件、协调解决经济纠纷近 20 起。5、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了河北省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 apec 中小企业技术沟通暨展览会、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等 7 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其中,新加坡中小企业大会已成为有我局单独组团以市政府名义参加的每年固定的招商引资活动。6、打造舆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简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在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燕赵都市报和省局民营经济周刊刊登稿件 50 篇,编发市民营经济简报 15 期,被省局、市委、市政府采纳信息 650 多条。此外,结合项目建设、调查讨论、创新服务等方面,还做了以下工作:在调查讨论方面:开展了民营经济调查讨论月活动,深化重点乡镇、部分民营企业,通过走访有关人士、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民营经济基本情况,找准了民营经济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等多篇 3、群体素养有待提高。民营企业主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比较少,缺乏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据统计,民营企业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 15%左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致使懂现代管理、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外流,据调查,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 9%。4、服务网络尚不健全。除开发区外,其它县区均在工业促进局或改革进展局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但受编制限制,大多仅设立一个科,且配备人员少,一般 34 个人,不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