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彩玉米粒在瓶子上进行立体纹样的装饰。 2.通过观看课件,初步掌握剪、压、搓、粘贴等技能,大胆在瓶上表现出人物脸部特征。 3.体验用新材料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范例、各种造型的瓶子、多彩玉米粒、海绵、剪刀。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讨论如何运用玉米粒在瓶子上表现人物脸部特征 1.观察范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娃娃瓶上人物五官和发型的特点。 小结:娃娃瓶的颜色很鲜艳,造型立体又夸张。有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眼睛笑得只有一道缝;有的有厚厚的绿嘴唇,有的嘴张得大大的;有的头发像刺猬一样一根根地竖起来,有的头上戴着好看的花朵。 2.分析新材料——玉米粒,掌握立体纹样的制作方法。 ①出示玉米粒。 老师:这些瓶子上的立体花纹都是用这些玉米粒制作的,它们都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 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对,玉米粒都是圆柱形的,颜色非常鲜艳,也很轻,很适合我们进行立体花纹的设计制作。 ②通过讨论、示范、观看课件,学习制作技能。 老师:如何用玉米粒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设计呢?(幼儿观察做好的立体娃娃瓶,讨论制作娃娃瓶运用了哪些技能。) 小结:对了,玉米粒可以剪开,可以压扁,只要沾上水就可以粘贴,非常方便。 二、提出要求,幼儿创作 1.老师:假如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娃娃瓶呢?(幼儿相互讨论。) 2.老师:小朋友想法都很好,那让我们都一起动手制作吧。首先选择一个你喜爱的瓶子,然后将玉米粒进行剪、压、粘贴等,在瓶子上制作出娃娃的脸。记得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剪下来不用的材料要放回材料篓里。 三、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将幼儿装饰好的瓶子放在展示台。引导幼儿欣赏——你最喜爱哪一个娃娃瓶?为什么?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案 2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间《打硪歌》的特点,学习“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 2.能跟随乐曲与同伴一起喊号子、有节奏地模仿打硪的动作,体验合作的欢乐。 3.在歌声中感受精神上的愉悦,增进对家乡文化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玩过“拔萝卜”的游戏,打硪视频,打硪的道具四个,歌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初步感受喊号子带来的愉悦 听多媒体:“这里有个好大的萝卜,大家快来拔呀!”师幼共同玩“拔萝卜”的游戏。 小朋友啊!(嘿哟,嘿哟!) 抓紧绳啊!(嘿哟,嘿哟!) 用劲拔呀!(嘿哟,嘿哟!) 用点力呀!(嘿哟,嘿哟!) 小朋友啊!(嘿哟,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