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的制作》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练习捏、揉、团、抓的技巧,增强幼儿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制造成型的毛毛虫一个、裁成小块的报纸若干、袜子人手各一、托盘、小筐、塑料碗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发兴趣。 老师:今日,刘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谁呀?它长得什么样子呀?当幼儿说不出来时可引导幼儿:它的身体长的是什么样子的?长不长呀? 老师小结:毛毛虫长得长长的,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 二、通过观察分析,鼓舞幼儿大胆猜想毛毛虫的制作材料。 1、老师:小朋友们猜猜看,毛毛虫是用什么做成的?(鼓舞幼儿说一说做毛毛虫所用的材料) 2、老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做毛毛虫的材料。那,毛毛虫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 (老师边打开毛毛虫边向幼儿展示所用材料并要求幼儿说出材料名称。) 老师小结:噢!原来袜子里面装上纸球,便做成了毛毛虫。 三、老师示范。 1、老师:那你们知道刘老师是怎样用这些东西做毛毛虫的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一老师究竟是怎么做毛毛虫的,来看老师的手。(老师开始示范) 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拿纸团成球塞入直到塞满——然后用手摸到一个球套一个皮筋。 2、现在,刘老师的毛毛虫做好了,谁来说一说,刘老师是怎么做毛毛虫的?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刘老师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然后将纸球塞入袜子,再塞进一个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1、老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一条自己的毛毛虫? 2、老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帮忙,也可以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五、讨论分享。 老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一会儿就将毛毛虫做好了。现在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毛毛虫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告诉他,你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基本上是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幼儿回答,以及老师示范等形式,基本对于老师提问如“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毛毛是用什么做成的”等,大部分幼儿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但是还是有少数幼儿,在语言表达生存在的阻碍,在活动中,可能太急,少了让幼儿自我思考的时间,很多都是聪慧的几个回答问题出来就到下一提问,在提问后让幼儿行动时,出现个别幼儿送错地方的现象。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整个活动,我通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