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专题概要】第十四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要点突破】(2010·唐山模拟)读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如图1所示,回答1~3题。1. 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图 1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3.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 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解析】1 选 C,2 选 A,3 选 A 。该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第 1 题,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得当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滥砍滥伐就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 2 题,箭头①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负面的,此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第 3 题,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和生态遭到破坏。[、[、(2010·上海地理·T21 ~ 22·4 分)(九)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4.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命题立意】该题组以环境恶化为切入点,以目前“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热点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理解和掌握好常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规范解答】4 选 A 酸雨容易导致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等,紫外线辐射强烈会损害人及其它动物的皮肤,沙尘暴频繁主要导致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浊等危害,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气候变暖。(2010 · 南阳模拟)完成 6~9 题。 6.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朋友之间互寄贺年片 B.使用塑料袋购物 C.渔政部门实行“休渔”政策 D.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7.“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共同性和公平性原则8.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21 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中国 D.日本9.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