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五学案:成语和熟语熟语的复习仍要以成语的积累为重点,同时兼顾一下常见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和谚语就可以了。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的熟语,也是高考的一大难点。笔者结合近年高考试题,把熟语的误用情况归纳为“九戒”,与广大考生共勉。一戒望文生义。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其意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其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还使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新的整体意义,不少成语来源于典故,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的古义,考生很容易以今释古或肢解熟语而曲解词义① 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全国卷Ⅱ)② 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辽宁卷)【解说】①“不足为训”,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误解为“教训”,改为“不足为怪”;②“替古人担忧”,只不必要的忧虑,这个典故成语被按字面意思肢解为“替古人着急”。二戒用错对象。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场合,该用来形容物的(如“一钱不值”)就不能用来形容人(如“一文不名”);用于抽象事物的(如“不同凡响”)就不能用于具体事务(如“非同小可”);用于别人身上的(如“火中取粟”)就不能用在自己身上(如“飞蛾扑火”);用于青少年的(如“头角峥嵘”)就不能用于中老年(如“老当益壮”)等等,反之亦然③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湖北卷)④ 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山东卷)【解说】③“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不能用来形容角色表演,改为“栩栩如生”;④“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的相遇,主语应是人,使用对象错误三戒褒贬不分。熟语既有有褒义(如“不负众望”)、中性和贬义(如“不孚众望”)之分,也有口头语(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书面语(如“一叶障目”)之分。如把握不准确,就可能误用。⑤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广东卷)⑥ 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安徽卷)【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