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物理总复习名师学案--力和物体的平衡(36 页 WORD)●考点指要知 识 点要求程度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Ⅱ2.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Ⅱ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Ⅱ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Ⅰ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Ⅱ6.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Ⅱ【说明】 (1)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计算方面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 (2)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复习导航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力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力在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守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所有的矢量都遵守的普遍法则.平衡条件(F 合=0)更是广泛应用于力、热、电等各部分内容的题目求解当中.近几年的高考针对本章内容单独命题的情况较少,主要是与其他内容(牛顿定律、动量、功和能、电磁学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都是高考热点内容.本章知识内容可分成两个单元组织复习:(Ⅰ)力学中的三种常见力;物体受力分析.(Ⅱ)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第Ⅰ单元 力学中的三种常见力·物体受力分析●知识聚焦一、力的概念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3)力是矢量.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4)力的单位:牛顿(N).2.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2)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二、力学中的三种常见力1.重力产生:地球的吸引.大小:G=mg,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略有不同.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决定.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2.弹力: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所受的弹力必定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方向的确定:(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力大小的确定:(1)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 F=kx.(2)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定律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