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二讲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考 点 详 解第四部分 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 (哲学的物质概念)(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哲学的运动概念)第五部分 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和能动性(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补充与综合)第六部分 求索真理的历程(即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1)人们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二、考纲主干和重点精讲 (1)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基础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性,这是哲学的基础。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人们只有通过物质的运动方式,才能把握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意识起源于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过程,是人脑的机能。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可进一步了解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实践的物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决定了实践的发展性,只有在实践的发展中,人们才能获得认识,也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中人们才能分辩真理和谬误,从而在实践中排除谬误追求真理。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规律的概念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真理和谬误 (2)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物质的,理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在物质运动过程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用心 爱心 专心重点中,人们通过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去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这是人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和基础是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得到认识,发展认识,检验认识并造福于人类。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发展中,人们追求真理,掌握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客观世界是无限运动发展的,实践是无限发展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在认识运动发展过程中,追求真理需要不断排除谬误。所以认识具有反复性,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曲折中的前进——创新性。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认识的反复性 (3)层级考点与相关知识备考说明难点意识能动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