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的读音和重点词语的意义2、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复杂性深刻性3、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爱国青年强烈的责任心与革命精神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华盖集续编》二、朗读课文1、师生共同完成一遍阅读2、板书本课重点生字抵(dǐ) 菲(fěi) 桀(jié) 骜(ào)赁(lìn)喋(dié)骸(hái)攒(cuán) 渍(zì)绯(fēi)3、本课重点词语寥落:稀少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菲薄:这里指微薄的意思1造化:指自然界深味:深深地体会微漠:依稀,淡薄黯然:忧伤的样子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浸渍:渗透,浸润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作业:1、继续阅读文本,理清本文思路 2、背诵第 2 节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课时内容及背诵二、快速浏览文章三、理清文章的思路:1、课文共七部分,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的事迹?抓住关键词句,说一说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明确:第三、四、五部分示例:(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向往革命(2)、“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始终微笑,态度很温和——和蔼善良(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总结:刘和珍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关心国家命运、不畏强暴、刚果勇毅而又不乏温和的爱国青年22、第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了写作的缘由3、第六、七部分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提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作业:1、背诵第 4 节2、在原文勾画关键词,品味鲁迅先生深刻而复杂的情感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快速浏览全文三、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鲁迅先生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关键词句:“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