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 1 课时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程标准考点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从欧共体到欧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一、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美苏激烈对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如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2. 两强长期处于均势,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影响1. 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2. 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例1950 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 )A. 矿业资源互补 B. 人力资源共享C. 科学技术交流 D. 消除贸易壁垒解析:注意题干中的“1950 年”“即将……”等信息,当时法、德等六国达成协议,即将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又称“欧洲煤钢共同体”),故 A 项符合题意。答案:A【能力迁移】(2010·聊城模拟)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长久地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 联合国的成立C. 欧共体的形成 D. 华约组织的成立解析:根据时间和内容可以得出,材料反映的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欧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