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师德演讲稿-师德是教师的良心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师德是老师的良心’,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和善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老师的良心。当一个老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肯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同学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老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老师的身传言教到老师的自我修炼,从老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老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老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培育良好的师德,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爱岗敬业、献身训练老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宏大,只有爱岗敬业,老师才能乐观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能在训练活动中有所收获。老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吸取,在更新,在升华。老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老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老师不辞辛苦地为训练事业献身。老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老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熟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训练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训练事业,我终生无悔。二.喜爱同学、教书育人老师对同学的爱,是师德的核心。老师对同学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老师训练同学的感情基础。同学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喜爱同学,了解同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卑视同学,建立民主公平、亲热的师生关系,做同学的良师益友。爱同学,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好多老师都认为,同学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同学的缺点,不批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判、训斥、否定同学,而很少鼓舞、表扬、确定同学。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同学就要对同学一视同仁,不能用简洁粗暴的做法对待同学或卑视同学。应当信任每一个同学都能胜利,公平对待每一个同学,发觉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品尝到胜利的喜悦。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要让同学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仆人。要从以“教”为动身点转变为以同学的“学”为动身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同学学、代替同学学,而是启发同学学、引导同学学。课堂要成为同学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猎取学问、训练力量、进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老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同学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训练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老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老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老师工作有剧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老师的美德。老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育出言行全都的人。比如要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求同学不迟到早退,老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同学文明礼貌,老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行粗鲁;要求同学遵守行为规章,老师应自觉遵守老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同学,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同学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行信任。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在学问经济时代,学问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急。在科学和技术进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假如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学问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老师必需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学问和技术的进展步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育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