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 2 节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教案(人民版选修三)重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难点:北约和华约一、杜鲁门主义1、背景:(1)铁幕学演说。呼吁英美结成同同盟,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危胁,这是冷战的信号,由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希、土危机。美国从自身利益考虑,把援助希、土当做是一个打开更广阔局面的机会。冷战由些开始。(3)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二战后,急剧膨胀的实力使美国力图充当世界的领导者。把苏联看成是它称霸的妨碍,于是开始向“遏制苏联”转变。2、主要内容:(1)说明了援助希、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2)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我们必修帮助各国自由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的命运的问题。(3)要求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以确保美国的安全。3、后果:(1)在欧洲,1947 年 5 月 22 日,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同时加紧筹划建立联邦德国。(2)在亚洲,继续大力资助蒋介石在中国扩大内战,逐步放宽对日占领政策,扶持日本成为在远东遏制 “极权主义”的重要阵地。4、影响: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彻底破裂。也标志着长达 40 多年的冷战全面展开。二、马歇尔计划:1、背景:1)战后欧洲遭到严重破坏,西欧呈现一片衰落破败的景象。2)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此起彼伏。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的影响扩大。4)美国担心整个欧洲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经共产党造成在动乱中夺取政权的机会。2、提出:1947 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昏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3、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4、马歇尔计划的内容:(1)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尽其所能协助西欧恢复经济正常。(2)受援国必须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贷,同时向美国提供本国和殖民地生产的战略物资。(3)设立由美国政府控制的经济合作总署,控制“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的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4)要求受援国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放弃国有化政策,将国内进步势力从政府中排挤出去。5、实施:(1)负责机构:美国经济合作署。(2)实施时间:1948 年 4 月 3 日到 1952 年 6 月 30 日。(3)拨款总额:131.5 亿美元,其中贷款约占 1\10,其余均为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