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湖南湘西土家民族风情导游词张家界市是多民族聚居区,主要为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19个少数民族,共计111.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55.2万人的72.06%,其中土家族98万人,白族10.8万人,苗族2.96万人。在漫长的繁衍、进展、承传过程中,在原始险恶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土家族土家族是张家界的主体民族。张家界土家族属于古代巴人一支,一说是古代庸国人的后裔,也有世代繁衍于此的古代土著先民。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历史上称为蛋蛮、天门蛋蛮、南蛮、武陵蛮、荆州蛮、五溪蛮、土人、土丁、土兵、土军等。旧志上说:民情淳朴、土厚而风淳。楚风刚劲,其弊多流于愤激。永定隶属楚边,俗尚淳朴,犹存中土人之遗风。一位汉官曾感叹道:僻陋于深山,而有此醇静之俗,所谓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盖风之古也!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这便是历史上对土家族民族性格的基本评价。张家界土家族人讲义气,重感情,热忱好客,吃苦耐劳,忌哄骗,易轻信,好打抱不平,能歌善舞,信巫尚鬼,尚武好斗,崇奉覃后王、向王天子、梯玛、以及五谷神、公王神、土地神、社神等。张家界土家族在中国战斗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战绩;早在西周时,即助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刘邦讨伐秦二世胡亥,土家人为其冲锋陷阵,深受刘邦欣赏;为抵抗东汉王朝压迫,土家渠帅相单程在辰州壶头山战胜伏波将军马援,使之马革裹尸而还;明洪武初,为抵抗朱元璋卑视少数民族政策,覃后王率土兵连败五位侯级将领的征剿;明嘉靖年间,湘鄂西各路土司应召慷慨悲歌奔赴东南沿海,一举击败倭寇,明世宗亲自为土司赐东南第一战功匾额;清朝时期,土家将领王正道、罗荣光等以生命镇守国门,战胜洋人入侵;大革命时期,土家人跟随贺龙、任弼时、肖克将军坚持游击战斗,建立湘鄂川黔革命依据地,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抗美援朝战斗中,湘西土家兵敢与美国人较量,打出了中国人的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威严。曹里怀将军曾高度评价志愿军中的土家兵:土家族是中国最威猛善战的民族。土家吊脚楼到了张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脚楼。由于历代进行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非常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盖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盖瓦。始终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依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涧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闻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修屋赞梁土家人把修新屋作为繁衍子孙的根基,因而看得非常神圣。修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好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屋声。无论谁家起新屋,远亲近邻都来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叫打白工。喜庆日是在堂屋梁的时候,亲戚伴侣都来送礼庆贺,叫斟上梁酒。所谓梁,是指堂屋脊横梁。梁木选择有个奇怪的法规:屋主必偷偷在大山中查找分岔成两根的标直大树,不问树的仆人是谁,尽管偷偷砍下,锯成两根,同时从山上滚下,谁头在前,尾在后,无伤无疤的,就选哪一根。这种风俗,叫偷梁木,土家寨有俗规,偷梁木不算偷。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鸣放鞭炮,还要在上面搭红布,然后热喧闹闹请八个后生抬回家,一路招摇过市,好像偷得很光荣,树主不仅不追究,反过来还要表示庆贺,因为这是吉利与友情的表示,就好比为人家子孙根基作了重大贡献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似的荣耀。梁木正中画图,左右书美仑美奂,金玉满堂或帝道遐昌,五谷丰登之类的对联。上梁时,请两名歌师或掌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