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数 列 第一讲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备考策略】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弄清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及性质,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2.掌握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如: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分组求和等。3.利用数列中与之间的关系,求能项公式及解决其他数列问题。4.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结合 n 项和公式,解决数列应用题。5.数列经常与函数、三角、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综合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的应用。6.利用方程的思想、根据公式列方程(组),解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中的“知三求二”问题;利用函数的思想或根据函数的图象、单调性、值域等解决数列中项的最值及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把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问 题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来解决;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等比数列的公比 q 是否为 1 等问题。7.结合数学归纳法解决一类归纳——猜想——证明的题目。第一讲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最新考纲透析】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核心要点突破】要点考向 1:有关等差数列的基本问题考情聚焦:1.等差数列作为高考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所考查。2.该类问题一般独立命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 n 项公式,有时与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知识结合在一起命题。3.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中、低档题。考向链接:1.涉及等差数 列的有关问题往往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知三求二”解决问题;2.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经常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有时利用数列的单调性(d>0,递增;d<0,递减);3.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有如下方法:①定义法;证明(与 n 值无关的常数);②等差中项法:证明。例 1:(2010·浙江 高考文科·T 19)设 a1,d 为实数,首项为 a1,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满足+15=0。(Ⅰ)若=5,求及 a1;(Ⅱ)求 d 的取值范围。【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概念、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