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济 生 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2)属性: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注:① 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②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③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 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⑤ 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理论联系实际: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注意:流通手段≠商品流通,前者强调货币的职能和作用,后者强调商品流通的方式。(4)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计算公式比较使用价值价值区别1、含义不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 结 在 商品 中 无 差别 的 人 类劳动2、形态不同具体抽象3、性质不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特有属性4、主体不同卖者拥有买者支付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1=待售商品总量×单价货币流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