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1 第 6 单元 考点 1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课前自主学习一、新中国的成立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 临时宪法 的性质,确立了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初步形成:1949 年 9 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发展: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 统一战线 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 政治协商 、 民主监督 ;1956 年,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 ”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2.标志: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3.内容: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 人民民主 和 社会主义 两大原则,它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地位及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疑点 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指点迷津: ① 历史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③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许多优越性:便于人民参与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法律依据:1949 年《 共同纲领 》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含义:在 中央政府 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 自治区 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4.实施: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新中国共成立了 5 个自治区、100 多个自治县(旗)。5.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疑点 2】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特点?指点迷津:①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