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2、理解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和分布特征。3、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能力目标: 1、 运用表格归纳法概括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 激发探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的动机,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3、 增进爱护旅游资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2、 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 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教师讲解相结合。导学过程: 导学案一、旅游资源的形成1、如何理解自然地理条件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B 级)2、如何欣赏南方花岗岩中山山地的自然景观美?(C 级)3、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有怎样的影响?(A 级)4、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一个像的?(B 级)淮阳一高高二 B 段选修 3 导学案 编写:王秀芳 审定:朱道路 2011-2-12 班级: 姓名: 编号: 5、我国的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是什么?(B 级)探究案探究一: 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怎样的关系?(C 级)探究二:自然景观包括哪些类型?(B 级)探究三:人文景观包括哪些类型?(B 级)训练案一、选择题1、冰岛以独特的火山景观闻名于世,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冰岛位于的构造带是( )(B 级)A.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B.环太平洋带 C.西欧火山带 D.大西洋中脊整体为红层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 380 多座,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读后回答 2-3 题2、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是( )(B 级)A.火山地貌 B.花岗岩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3、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B 级)A.片麻岩 B.砂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我国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建立了多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据此回答 4-5 题4、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建立”的红色旅游区是( )(A 级)A.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B.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C.遵义为中心的“黔西黔北红色旅游区” D.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5、下列哪条铁路可直达“黔西黔北红色旅游区”的中心( ) (B 级)A.川黔线 B.湘黔线 C.南昆线 D.贵昆线6、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B 级)① 火山地貌 ②峡谷地貌 ③冰雕玉砌地貌 ④午夜阳光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7、下列关于人文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 级)A.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