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题命题备考指点 一、近四年来语言运用题的命题状况 近四年来(2007—2010 年)语言运用题的命题情况如下: 2007 年试题第 22 题是奥运图标语段写作题。第 23 题是对介绍粤剧的语段分四个方面进行语段语义概括。 2008 年试题第 22 题是对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的语段分三个方面进行语段语义概括。第 23 题是命题(“情深”)看画(剪纸画)写语段题。 2009 年试题第 22 题是图表分析(不同社会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状况)并图文转换填空题。2009 年第 23 题是日常话语语段写作题(致谢词)。 2010 年试题第 22 题是图文转换填空题(近代欧洲数学活动中心的转移状况)。第 23 题是日常话语语段写作题(主持人的节目串联词)。 二、分析 从高考的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来考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2011 年的考纲同 2010 年相比,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综观近四年来语言运用题的命题情况,基本上是一题理解,一题写作。理解考题基本上是读写结合。例如 2007、2008 年的题目基本上属于概括语段语意要点。2009 年、2010 年的题目则是阅读理解(读文、读图)和写作(图文转换并填空)相结合。 因此,2011 年语言运用题的阅读理解题仍然很有可能从“图表-文段”相结合、读写相结合的角度命题。语用写作题很有可能仍然是语段写作。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 三、近三年语用题命题类型和对策 近几年高考语用题命题出现的题型有: (一)图文转换题。 (二)语段语意概括题。 (三)语段写作题。 (一)图文转换题的对策和建议 要做好图文转换题,就要注意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图画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图画的能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能够进行合理的、快速的图-文转换。 要让同学们掌握阅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首先要让同学们了解图表的类型和性质,因为认清图表的类型和性质是做好图-文转换题的第一步。 在过去的高考试卷中曾经出现的图表有如下几种: 1.统计性图表 统计性图表主要是把事实统计为数字,通过对数字的结构的分析,分析出数字所反映的现象和情况,以及形成的原因。例如 2004 年第 22 题、2009 年第 22 题为例。 2004 年第 22 题 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 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2009 年第 22 题 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