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中性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s\up7()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选择学说,知道了它是进化论的中心内容,一百多年来,自然选择学说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也是生物进化长河中的一座明亮的灯塔,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发展,自然选择学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课件展示:(1)1984 年在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呈大爆发式的出现,动物的演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无需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2)日本生物学家木村资生发现,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中性的,即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既无害也无利。此外,由于一个氨基酸分子一般有多个遗传密码,例如,当遗传密码由 CUU变为 CUA 时,它所决定的氨基酸仍是亮氨酸,因此,当碱基发生突变以后,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十分微弱。师:分析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以上观点与自然选择是否矛盾?你认为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自由交流。生甲:我认为自然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像澄江动物化石群毕竟少见,仅仅是个特例而已 ,还不足以撼动自然选择学说。生乙:我认为都正确,因为目前人们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格局,只要有证据两者皆可以存在。学生讨论:……师:(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的进化是渐变式的、缓慢的,物种是可变的,新物种产生,旧物种消灭,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进化的。在他的《物种起源》中写道“同一纲内一切生物的亲缘关系常常可以用一株大树来表示,绿色的和出芽的枝,可以代表生存的物种;过去年代所生的枝桠,可以代表那长期的、先后继承灭绝物种,它的许多已毁灭和脱落的枝条,充塞了地壳,它的不断的美丽的分枝,遮盖了大地……”(2)继达尔文以后先后出现了现代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中性学说等等理论。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生物学研究已经进入了分子研究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日益发展,原有的进化理论已经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木村资生的“中性突变进化理论”就是分子进化理论方面的代表,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现代进化理论的又一学说——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s\up7() 板 书:二、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课件展示:木村资生的生平简介(图片)师:“中性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书本内容并归纳。生:“中性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