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的工作的总结 在学校“法律规范月”实施活动的“十个一”工程中,教学常规工作开展的活动是“我们的一月日常工作竞赛”。目的是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老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在活动已圆满结束,应该说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为更好地利用“法律规范月”活动这个平台,促进老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法律规范施教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教导处还做了如下工作:一、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想成就一件大事,必须要有锐利的思想武器。为促进老师教学观念的彻底更新,学校除组织老师仔细研讨寒假“专家讲座”精神外,还仔细组织老师学习了“姚霆局长、高峰局长在全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会上的讲话”、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学案导学—六部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等相关理论。通过学习,老师们尤其是年轻老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质的飞跃。二、与时俱进,进一步制定、完善、创新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密切联系学校的教学实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教导处在周校长、张校长的直接领导和参加下,对如下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创新:1、根据区“法律规范月”活动方案精神和区教研室提倡的“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评价细则”和“常规检查反馈单”做出了修订。(1)为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授课质量,突出了备课中“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模式的体现,备课的每个环节、每种课型都有明确的检查量化标准,使备课可查、可控。目的是使每位老师的备课更加务实、高效,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2)加强了学科“集体备课”的监督检查。改革了过去集体备课只限于口头要求,依靠大家自觉的管理办法,将集体备课纳入常规检查评价,进一步提高了备课质量和团体合作意识,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高。(3)为推动学校办学行为的改善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本学期学校制定实施了“一中每日学情监测”制度。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作业布置与批改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教导处制定了详细的检查评价细则和要求,印发了“一中每日学情监测记录”,各级部各班班长或学习委员每日一记,级部每周一总,每两周向教导处一报,教导处每四周将情况公示一次,并将公示成绩纳入老师常规评价。通过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老师教学行为的改善、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良好教风的形成,同时也有力地降低了学生的课业负担。2、为积极响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