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其中着重学习了“关于制造性学习的特征”一篇,文中提到“科学技术的进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竟争日趋激烈。培育和造就高素养的制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学习贵在创新,那么教育也应重在制造。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的我应受到些什么启发? 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制造性。而制造教育应成为一种进展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制造性心理品质、制造思维能力应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的制造力也是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制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经验和材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事物和思想的能力,制造性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其制造力的外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老师,老师既可以制造性的为素养而教,亦可以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素养教育和制造教育,老师的认知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制造力均影响到学生的制造性。 数学是数学家制造性的’劳动成果,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他们未曾拥有的数学知识,也是一种制造性的认识过程。作为老师的制造性不同于一般的行业从业者的制造性,他除要制造新的有价值的成份之外,更主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制造性,所以老师的制造性重要的是起制造性的教学思想。数学老师的制造意识是对制造的需要、愿望和动机,制造性的教学观以培育制造性为目标。主要表现为:好奇心,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求异的习惯,富有想象,恒心和一丝不苟等方面。要有制造性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鼓舞学生独立思考的作风,尊重个性的教学作风,制造性的评价思想,民主教学作风,营造制造性的班集体等。还要有制造性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运用等富有新意,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究式学习。 总之,数学老师的制造性是为了学生的制造性,数学老师也是只有将制造性的教学思想,制造教学的能力和具体的制造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制造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学生来说能能动地安排学习,有效系统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除了以上的体会以外,我还觉得现代教育对老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还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行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